2018-02-24 14:33:49
来源:

22日,记者调查了100户家庭,以“70后”和“80后”家长居多。数据统计后显示,有50%的家长选择会给孩子买保险、理财或是作为教育基金;有20%家长则把压岁钱全部交给孩子自己处理,有30%的家长选择“私吞”。(2月23日《现代金报》)
从法律角度说,孩子的压岁钱并不属于家长的私人财产。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属于一种赠予行为,从权属上说,压岁钱的所有权归收到压岁钱的孩子所有,即便亲戚朋友冲着大人的面子给孩子压岁钱,压岁钱也不归家长所有。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享有的权利仅仅是代为管理孩子的压岁钱,有权确认孩子在使用压岁钱时是否给自身造成了经济损失,并不能擅自使用、处置孩子的压岁钱。换言之,家长没收孩子压岁钱,乃至拿孩子压岁钱为自己买包包,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侵权行为,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笔者认为,家长不该粗暴地直接没收或变相没收孩子的压岁钱,这种做法已经过时了,与时代潮流和法治精神都不符。当然,孩子过度把压岁钱当成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拿着压岁钱任性消费、盲目消费,甚至炫富、攀比,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实上家长在处理孩子压岁钱问题上,完全可以当成一堂生动的财商教育课、感恩教育课,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用好压岁钱,这比没收孩子压岁钱的做法更为明智、可取。
首先,不管家长如何处置孩子压岁钱,都应当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话语权”,要告知孩子的压岁钱的去向和用途,避免引发亲子矛盾。其次,家长应当引导和教会孩子将压岁钱用来理财,树立健康、正确的金钱观。家长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存入银行,或为他们购买教育保险,仍然不失为一种财商教育模式。另外,家长有必要引导教育孩子理解压岁钱的本质是长辈对晚辈的赠予,饱含着祝福,引导孩子树立感恩意识,懂得感恩长辈。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