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定贫困户”有违精准扶贫初衷
2018-09-12 10:07:56
来源:烟台晚报

谭希光 绘图
“水坡镇横堤村村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竟采取抓阄,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的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
“抓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匮乏,过去在农村非常流行。“抓阄”多少带一点“赌手气、撞大运”的色彩,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早就弃之不用了。如今,一些村干部却当宝贝捡起来,居然用“抓阄”的方式,确定贫困户,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上,“抓阄”是一种投机行为,表面上看似公平,其实对于未抓中的多数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比如,城市发放公租房要“抓阄”,是社会公共资源严重不足窘境之下的无奈之举,是一种次优选择,不到迫不得已,还是少用为好。至于农村贫困户,也由“抓阄”决定,是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为儿戏。
从表面上看,用“抓阄”的方式确定贫困户,是为了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和“走后门”现象。殊不知,采取“抓阄”方式,由运气决定扶贫对象,一些真正贫困户,却可能因为“手气不佳”,被挡在扶贫政策之外,丧失应有的权利。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