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14:46:12
来源:中国之声

对老百姓来说,去医院就诊本是为了减轻病痛。但在深圳的一些“黑诊所”里,病痛反而成了医生赚取黑心钱的工具。将小病说成大病诱骗患者手术、在手术中故意让患者疼痛,这些有违医德、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都成了“黑诊所”赚取黑心钱的伎俩。日前,深圳多宗医疗领域强迫交易涉恶案件告破,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名,查封“黑诊所”10余家。(9月22日《中国之声》)
在深圳市查处的这些黑诊所中,他们都有一个“致胜的法宝”:一方面,把患者的小病说成是大病,让患者因为担心而焦虑,因为焦虑而失去理智;一方面,“故意增加患者的痛苦”,在检查的时候,在治疗的时候,在手术的时候,让患者“越来越难受”,从而因为痛苦的升级,而不再考虑资金的付出。这样的黑诊所已经丧失了基本良知。监管部门将这些黑诊所一网打尽,是正义的举动。
然而,对于黑诊所的治理,也出现了大家都知道的难题。治理的时候,黑诊所少了,销声匿迹了,而一旦执法人员撤退之后,黑诊所就犹如野草一样迅速复活。因此,治理黑诊所,就需要重拳打击、综合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黑诊所何以如此嚣张?其一,黑诊所医疗价格诱惑。一般情况下,在黑诊所里看病治疗,价格相对是便宜的。这样的黑诊所,尤其对于生活贫困的市民和外地务工人员具有吸引力。大家始终认为这样的地方节约资金。这警示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降低正规诊疗机构的治疗费用,确保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病。尤其需要加大对困难群众、外地务工人员的医疗政策照顾。
其二,黑诊所不用排队。如今人们都特别忙碌,为了生活是四处奔波。这个时候,到医院看病,尤其是在大城市是十分困难的。看病的痛苦是一种焦虑,这也是把患者逼到“黑诊所”的一个原因。
其三,医托较多。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专门为一些医院充当医托。看过一篇报道,某地的医托竟然跑到正规医院的候诊队伍里摇唇鼓舌欺骗患者。对于这些医托需要严厉打击。只要“不劳而获”的心理存在,医托就有生存的空间。
黑诊所的问题,说白了并不仅是黑诊所的问题,而是群众就医难的后遗症。彻底治理,需要综合施策,铲除其生存的土壤,否则还会“卷土重来”。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