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行风,决不可止于“说”
2021年06月01日 14:12: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192期
时下,烟台各界深入学习我市“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大会精神,提振精神状态,以饱满热情开新局谋新篇。
同时,全市作风建设集中行动“回头看”活动,紧锣密鼓进行。
“治大国若烹小鲜”,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无休止符。之前,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YMG就设立了“政府服务热线专题报道”,对市民反映的一些行风问题进行了“曝光”。设立“曝光台”,与其说是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不如说是提供平台让市民和部门,替市民说说话,帮部门“把把脉”。很显然,“曝光”不是目的,打通市民和部门之间的“肠梗阻”,改善行风、解决问题才是摆脱掣肘之的关键之举。
百姓最怕“脸难看,事难办”。从曝光来看,面对问题,有的单位不推诿不护短,查清事实、积极改进;有的部门则称按照流程办理,把责任推走。以市民投诉热点“挂断电话冷言冷语”而言,电话投诉反映问题当属服务“最前端”,无论挂电话还是冷言冷语,都是直接“扑灭”市民热情的拦路虎,从小处说是将服务意识“踩脚下”,从大处说影响整个行业行风建设。加之“后端”的推诿和卸责,不难看出一些部门的服务意识尚存在问题,亟须积极面对和解决。
改善行风不能止于“说”,牢记于“心”才是真。仍记得,陇南市礼县一医院出现过“老人跪着缴费”的照片。该事件就像一张示丑镜,照出了涉事医院的“丑陋”。当办事窗口的高度,站起来矮了,蹲下来高了,仅仅适合里面坐着的人看外面,暴露的是其“为民服务”的高度不高和态度太孬。“蹲式窗口”让相关部门蒙羞,“办事窗口”设置不当,呈现的是相关部门“骨子”里的傲慢。设计易改,思维里的傲慢惯性却难除,这才是“蹲式窗口”背后最大的症结所在。
改善行风,既需自律,也需从制度设计上规避风险。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困难”的发生,和部门“设计”息息相关。如外地有部门窗口设置不合理,市民办理业务时要么没有叫号系统,要么是有了叫号系统但没等叫到号就停止办理,如何科学设置窗口,让群众少跑腿,相关部门就该多想想办法了。当前,全国上下都忙简政放权,想法设法从制度和行动上真切提高服务意识,让百姓办事更便捷、更省心,才是硬道理。而止于“说说”,只会流于形式,戕害行风建设大局。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现实提醒我们,“反弹”是作风建设的最大敌人,“坚持”才是问题的最大克星。一言蔽之,改善行风,既不可蜻蜓点水,亦不能虎头蛇尾。只有功夫在平时,才能花开在民心。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