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期

孝亲敬老标杆高度,彰显文明风尚刻度

2021年10月15日 08:10: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339期

又是一年重阳节。

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祝全国老年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孝文化是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烟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据悉,我市早在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省提前了7年,比全国提前了13年。截至2020年底,烟台市户籍老年人口180.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7.7%,老龄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围绕老年人健康、养老等问题成为很多家庭关心的大事。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大力推动建立具有烟台特点的“六网络”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开创了新时代老龄健康事业和产业新的局面,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之前,我市举办过烟台十大“孝亲敬老”楷模评选,这些楷模用各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演绎着不一般的孝爱感动。

如何让“孝亲敬老”这老话题注入新内涵,是值得研究的深邃课题。小处讲,孝亲敬老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大处看,孝亲敬老是一座城市的文明风向标。

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聚焦老年人生活供养、医疗保障、权益维护、照料服务及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的福利、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广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全市上下形成了养老孝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老”,既是相对又是绝对。有的人本来自己就是老人,还照顾别的老人,如此的“相对”让人动容,如莱阳市柏林庄镇敬老院的姜洪欣,今年62岁,自己是一名老人,却照顾着56个老人,因孝亲敬老她已经12个春节没回家。而绝对是说,“敬老”不受任何年龄、工作、身份拘囿,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如本次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中的唯一男性、也是唯一的“上班族”李翔,为尽孝道“抛弃”妻女与母亲同住十年的事迹,就像一根标杆,令人钦佩。

每一座充满魅力的文明城市,都是一座爱心弥漫的城市;城市里每一道“孝亲敬老”风景,都是诠释文明的最好注脚。魅力烟台,需要这样的“孝亲敬老”明星,多多益善。这些道德楷模,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不同“文明范儿”,留下了一道道爱心风景线——无论是最难时同时伺候4个重病老人的刘爱玲,还是改嫁后不忘婆婆的张富玲;无论是一人扛起全家生活的林温波,还是伺候住院老人400多天的李永翠;无论是比闺女还要亲的好媳妇栾慎梅,还是残缺身躯支起一片天的盛学菊;无论是无怨无悔独撑家的安桂珍,还是替他人儿子尽孝的姜翠芝,都堪称“孝亲敬老”模范,让城市文明熠熠生辉。

孝亲敬老,是折射城市文明的风向标。“孝亲敬老”楷模们的标杆所至高度,形象指明了港城人对文明风尚的呼唤“刻度”。明星们的一个个“点”,与整座城市互动起来,就会成为一个个温暖的“面”,从而形成立体的良性循环。这种示范作用的“蝴蝶效应”,会吸纳更多群体关注“孝亲敬老”,更会上升为魅力城市的文明驱动力,也让烟台这座有爱的城市更有人情温暖!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