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评论频道>新烟台时评
水母时评丨野猪泛滥:生态失衡的警钟与应对之策

2024-11-01 09:39:27

来源:水母网   张奕



10月27日傍晚,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过程中,被邻线限速通过的列车碰撞,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就在同日,北京市门头沟某小区,一头受伤野猪突然闯入居民卧室里;南京一家酒店大堂野猪闯入,逃跑时又撞上了玻璃门,所幸都没有伤及到人。这些事件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对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截至现在,我国野猪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头,广泛分布于28个省份,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猪害成灾从表面上看是动物和人在争夺生存空间,但实际上,是生态环境出现了失衡。在过去,野猪主要活动在农村地区,破坏农作物,偶尔闯入村民家中。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野猪的栖息地不断受到挤压,迫使它们向城市边缘甚至城市中心迁移。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手段,让生态链回归到平衡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3年,国家林草局将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调出“三有”名录。这为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也便于群众采取猎捕或其他防控措施处理野猪致害问题。2024年2月份,国家林草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并在浙江、湖北、福建、江西、广东等14个省份开展防控野猪致害综合试点。

需要强调的是,野猪虽然从“三有”名录中删除,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和食用野猪。野猪依旧是野生动物,受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因此,在应对野猪泛滥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科学防控,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

倘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野猪,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激怒野猪,然后,慢慢移动身体,逐渐远离野猪,让它意识到你对它们没有威胁。如果远距离遇到野猪,可以爬到树上暂时躲避。切忌与野猪发生正面对抗,也不要转身就跑,这样反而会激发野猪的攻击欲望。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野猪泛滥问题敲响了生态环境失衡的警钟,也对我们应对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问题。只有坚持依法治理、科学防控的原则,才能有效应对野猪泛滥带来的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编辑: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