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11:32:06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评论员 张奕
百年前,“电影”一词,从烟台出发,散播至全国;百年后,“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携数百位导演、制片人、演员齐聚烟台,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时刻,让“电影”回到中文名词诞生地城市,回到故乡。
1898年美国传教士把电影带到烟台,并由孙熹圣在登州文会馆第一次把英文“CINEMA”译为“电影”,烟台与“电影”由此结缘。同年,烟台东山基督教堂开始放映无声电影,作为家庭娱乐和教堂宣传的形式,电影正式走进了烟台人的生活,为这座城市播下了电影的种子。
岁月流转,烟台的电影足迹不断延伸。1925年,第一家专业电影院——福禄寿电影院的出现,让烟台人有了更专业的观影场所,也标志着电影在这座城市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1935年,新加坡华侨胡文虎发起拍摄的《烟台大观》,更是成为了留存城市记忆的重要影像文献,这部记录了烟台地理风貌、工业商业及教育行业的影片,算得上是烟台的首部纪录片,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烟台留下了珍贵的视觉资料。
百年之后的2025年7月,烟台再次成为电影界的焦点。“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携数百位导演、制片人、演员齐聚于此,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时刻,让“电影”回到了中文名词的诞生地城市,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回家”之旅。与此同时,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也落地烟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两场电影界顶级盛会的召开,将更多电影人的目光聚焦到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城市。
近年来,烟台凭借着诸多优势,成为了绝佳的影视拍摄取景地。在2025青葱青年影展中,多部作品以烟台为背景或取景地。《小城季风》展现了烟台海岸线的迷人风光,让观众领略到这座海滨城市的浪漫与壮阔;《鱼刺》聚焦本地渔民生活,将烟台的渔家风情娓娓道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葱计划”在烟台设立创作基地,为青年导演提供拍摄资金、设备支持及展映平台,助力他们在电影之路上前行。
烟台人对电影的热爱是世代相传的。2025青葱青年影展(烟台)4天 5场大师对话、10场展映场场爆满,开票首日所有展映场次的电影票便已接近售罄。这充分彰显了烟台年轻人对青年电影展的极高热情,他们渴望通过观影和参与活动,感受电影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一位高中生向青年导演提问,自己将来想走导演这条路,在首作中该如何平衡个人喜好与资本认可?这样的互动,不仅为烟台年轻人提供了与电影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激励着他们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如今的烟台,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电影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城市品牌、“人间仙境・黄渤海”的城市美学、“微醺烟台”的城市风貌,再加上“好客山东”的金字招牌,给足了烟台发力影视文化的底气,也让众多来宾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众多电影活动的举办,为烟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让烟台成为青年导演成长的沃土。而烟台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为电影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作素材。
百年电影路,烟台与电影的故事还在继续。这座城市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电影的世界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吸引着更多电影人前来,共同编织属于烟台与电影的美好未来。
编辑:张奕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