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评论频道
【大小快评第1168期】公共安全不能只靠“事后秒改”

2025-11-13 14:39:27

来源:大小新闻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

据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报道,10月22日,“烟台民意通”刊发《路面铺设铁板 骑车人接连摔伤》报道,反映芝罘区红旗西路鲁东大学南门路口天桥下因施工铺设铁板导致市民摔伤一事有了后续——报道刊发后,项目施工方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伤者家属取得联系,积极处理后续事宜,并全面排查整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目前,伤者已得到妥善安排,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可。施工现场预留的出行通道也已全面恢复,确保市民安全通行。

YMG全媒体记者 何晓波 实习生 苏畅 摄

一块铁板,“撂倒”多位市民。直到媒体曝光,安全隐患才被彻底清除。这样的整改虽及时,却难掩“事后补救”的尴尬。

施工方一句“考虑不周”,轻描淡写带过了问题根源。那些被摔伤的市民里,有人可能要承受伤痛与误工损失,有人曾为通行提心吊胆。施工本是为了更好的出行,却因安全意识缺位,让便民工程变成了“伤人陷阱”。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媒体曝光才整改”的戏码并非个例。从部分工程流于形式的安全检查,到隐藏的施工隐患,都暴露着同一病灶:事前监管的“失明”比隐患本身更危险。若施工方真秉持“安全第一”原则,何需等到有人摔伤、媒体介入才行动?

施工方承诺接受监督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更该问一下:为何初始方案没预判铁板打滑风险?日常巡查为何没发现隐患?这些问题不解决,今天移走了铁板,明天可能还会出现其他“陷阱”。公共安全不能只靠“事后秒改”,更要“事前严防”与“事后追责”。

铁板移除了,路面平整了,但公共安全的反思不能止步。希望这次整改不是终点,而是警钟——让“安全第一”从标语落地为行动,让“事前预防”取代“亡羊补牢”,才是对市民安全最实在的守护。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