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 10:05:00
来源:水母网
强短板 补弱项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着力点
□张克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进行新部署。共建,即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共建共治共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敬畏,对人民意志的遵从,对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为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善治”环境。
构建新格局,要坚持执政为民,铸牢人民至上的理念。社会治理效果如何,关键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而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就要铸牢人民至上的理念,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牢根植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
构建新格局,要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共建合力。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战斗在约65万个城乡社区抗疫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蓬莱的情况看,全区统筹调度,109个行动支部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组织“双报到”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2000多名志愿者、群众等多元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才打赢了这场“蓬莱保卫战”。因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就要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着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推进基层治理制度重大改革,推动社区工作者发展,夯实网格化建设基础工作,优化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发展路径,探索建立多元化工作载体和服务模式,变各自为战为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效能。
构建新格局,要加强风险防控,提升有效共治水平。高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但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还会使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对社会安全稳定带来重要影响。比如,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高度互联为个体提供了不在场行动可能,原有的属地治理方式不再有效;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责任认定等制度规范仍不健全,由此可能衍生新的治理风险,等等。因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要不断推进“互联网+”“智能+”创新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数字社会到来做充分准备。要在数字社会构建过程中,通过平台搭建、法治保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人才培养等提供资源和能力,逐步构建能够与数字社会公民意识、技术形态、风险特征等相匹配的社会治理模式。要坚决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
构建新格局,要抓重点强短板,打造社会共享新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复杂国际环境、疫情、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仍然需要强短板,补弱项,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破解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更要以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构建适应巨型社会流动需求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
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