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评论频道>新烟台时评
评论:打响文化底牌 激活文化“两创”活水

2023-03-10 15:22:17

来源:水母网   评论员 王旭东



水母网特邀评论员 王旭东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月10日,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亮出“四廊一线”(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构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全省16个市、93个县(市、区)、1200多个乡镇(街道)、5万多个村(社区)、7000多万人口,仙境海岸烟台正处于“四廊”之中的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

01

为什么是烟台

烟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烟台依山而立,向海而生。山海间流传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传说,留存着秦始皇“巡登之罘,临照于海”、汉武帝“筑城北望蓬莱山”等遗迹,寄托着丘处机“一言止杀救苍生”、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冰心“灵魂故乡”的夙愿和眷恋。

今天的烟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焕发出千年老城的时代光彩;民生福祉殷实富足,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刻画出山海情缘的隽永诗篇……这些是推进文化“两创”的基础所在、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烟台市千里海岸观光廊道统筹整合规划设计草案》与“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蓝图不谋而合。根据《草案》,东起牟平,西至莱州,305.4公里的海岸线将打造成畅联城乡交通、引领文旅观光、赋能区域经济的品牌廊道。这是烟台立足本土特色,探索本土实践提出的一份“烟台方案”。

近年来,烟台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将文化“两创”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所城里和朝阳街片区改造工作是推动文化“双创”的一大亮点,改造过程中秉承“非遗与手造融合”“守正与创新并举”理念,与文旅业态同步谋划,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IP。如今的所城里和朝阳街,不仅有历史文化展示馆,洞悉历史沉淀的过往,还可以游逛手造市集、研学教室、非遗工坊,体验直播带货、沉浸式剧场,让原本厚重的历史文化真正“活”出了色彩,“活”出了精彩。

02

烟台该怎么干

所城里和朝阳街改造只是推动文化“两创”的一个缩影,文化“两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绝非打造一座地标,改造一个街区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统筹推进、系统谋划。

激活文化“两创”活水,需要在“人”的体验上下功夫。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文化的发展说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文化成果的转化最终也要回归人民。位于山东烟台的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是本地备受追捧的文化打卡地,也是展示烟台地域特色文化的亮丽窗口。电烙花、捏泥塑、剪窗花、刻版画……在这里,来往的游客可以在这座百年文保单位里沉浸式体验集文化创意、美术绘制、雕刻工艺等9大类别的烟台特色文化,这也成为贴近群众生活、营造浓郁烟火气的目的地。由此可见,文化“两创”不是空中楼阁,而要“活”在群众身边,只有增强群众的互动、沉浸体验,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才能让文化之风“吹进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激活文化“两创”活水,需要在“旧”的基础上下功夫。文化“两创”不是“天马行空”“走马观花”,其基础是积淀已久的传统文化遗产,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无论是文化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都必须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烟台聚焦传统文化遗产,以传承促发展,以发展反哺传承,谋划了融合发展的“一盘棋”。率先印发《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加大基层项目调研力度,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妥善保护有关史料、实物,聚焦本地发展实际,出台过硬的保护举措。文化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才能让文化“两创”有迹可循,让文化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

激活文化“两创”活水,需要在“新”的突破上下功夫。文化“两创”不是简单搬运,而是在理念上、内容上、表达上、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目前来看,文化“两创”存在着技术手段单一,宣传手段僵硬,联系群众不密切等问题,如何让文化大放异彩成为文化“两创”的题中之义。近年来,烟台积极探索文化“两创”新模式,依托“烟台手造”,将非遗或传统工艺现代化、生活化,同时运用新媒体形式,打造“非遗+网络”“非遗+创意”传播模式,让传统文化“破圈”。此外,还应在数字这条新赛道上下功夫,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聚焦数字文化产品和消费平台,抢抓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为文化“两创”插上科技翅膀。

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谱写文化“两创”新篇章,烟台做好了准备!


吴巧龄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