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13:56:21
来源:水母网
评论员 王旭东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十年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深耕人文沃土,赓续历史文脉,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不断开创文化“两创”新路径,奋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2022年3月
淄博陶瓷、潍坊风筝、烟台剪纸、泰山玉器、枣庄鲁班锁……在山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手造”。
3月4日,“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视频会议在济南召开,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让群众在“山东手造”这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真正获得受益。
为此,山东推出“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举办中华传统工艺博览会,“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等赛事,将富有山东特色的齐鲁文化符号通过手造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延续了山东特色的手工艺产品,更呈现出山东厚重的文化底蕴,弘扬了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
在全国两会,在微博热搜,在东北亚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博览会,“山东手造”引得无数网友圈粉。有数据显示,规模以上批发零售领域“山东手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5.8亿元,“山东手造”成为撬动产业、造福百姓、叫响品牌的山东新名片。
2023年2月
泰山、蓬莱阁、崂山、三孔、刘公岛、青州古城、台儿庄古城、沂蒙山、微山湖……试想,如果乘坐高铁环游一圈齐鲁旅游景点是一种什么体验?
2月10日,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亮出“四廊一线”(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构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全省16个市、93个县(市、区)、1200多个乡镇(街道)、5万多个村(社区)、7000多万人口,总体规模占到全省的70%以上。
“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联通省内各大风景区、历史遗迹和名城名镇名村,廊道纵横交错、相互链接又各有特色。
无论是乘船沿着大运河“水上游、岸上行”;在黄河三角洲邂逅鸟类天堂;还是登临齐长城遗址登峰远眺,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亦或是沿着黄渤海一路走来,感受山、海、城、岛、林共生共融……都可以在“四廊一线”上环游齐鲁,体验“山东手造”,沉浸式体验山东各地市特色旅游。
2023年3月
你敢想象,文旅局长变身古装侠客演绎古装情景,变身文人墨客推介书法,亦或是身披戏服表演戏曲的场景吗?在山东,文旅局长就可以满足你。
微山县文旅局局长,一蓑一笠,一支横笛,一把长剑,化身豪情侠客;惠民县文旅局局长,化身孙武将军,还原历史场景,诵读《孙子兵法》经典名句;烟台市文旅局局长走进京剧码头,身披京剧戏服,宣传民族英雄戚继光......3月以来,#山东文旅局长卷起来了#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引来无数圈粉。网友纷纷表示“官方整活最为致命”。
来往的游客和网友看到了山东文旅局长抢抓流量机遇的底气,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勇气,看到了文旅局长放下身段的融入,深入大胆的尝试,也看到了文旅局长行政理念的转变和文旅营销思维的改变。
文旅局长积极融入“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用变装的方式回溯当地历史,宣传推介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此深化文旅融合,刺激文旅消费。这是山东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又一条崭新路径。
2023年4月
排骨整扇卖,大葱成捆装,煎饼成层摞……这是独属于山东赶集人的“豪横”,正如网友所说没有人可以空手走出山东黄河大集!
4月17日,2023山东省春季黄河大集启动暨清风湖夜市开市仪式在东营举行。东营麻湾西瓜、利津水煎包、淄博烧烤、周村烧饼等山东好品亮相活动现场,引来市民游客驻足。
举办“黄河大集”,其目的就是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感受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艺术追求,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赶集需求,从时间线上,山东按照一年四季不同主题,选择“清明、夏至、秋分、小年”等时间节点,设冬季“年货大集”、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丰收大集”,从年节年俗、生态旅游、手造贸易、农民丰收节等角度切入,满足人民群众多节点、多样化的需求。
在黄河大集,不仅有“舌尖上的黄河”,更有“指尖上的黄河”。来往的市民不仅可以游逛市集,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还可以在传承人的教授下体验淄博陶瓷、潍坊风筝、烟台剪纸、泰山玉器、枣庄鲁班锁等山东手造,现场制作陶瓷、玉雕、泥彩塑、漆画与彩贴绣,享受田园踏青、文艺展演,实现“文化+旅游+好品+传播”相融合。
2023年6月
位于“孔子故里”的济宁曲阜,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也是孔子诞生地、儒家思想发源地。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影响绵延不绝、文化薪火在这里代代相传。当数字文明邂逅传统文化,当儒家思想与数字科技相互激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26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开幕。
参会人员围绕“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议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可行范式。
世界互联网大会尼山对话,既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也是一场跨界间数字技术的交流,更是一场全球文化的融通。
在活动期间的“天涯若比邻”主题光影秀上,通过移动影像拼接、视觉交互应用等技术手段,描摹出一场古人与今人的对话,呈现出虚实结合、裸眼3D的效果。
科技性、时尚化元素亮相山东春晚舞台,280多万件文物已经实现数字化……以数字之手打开传统文化之门。当前,山东努力把“两创”成果用更多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技术、应用呈现展示。
回头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功举办8届,“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如火如荼,“黄河大集”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文明成果在齐鲁大地展现汇聚。
向前看,朝气蓬勃的山东正蓄势待发,凝心聚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