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5:13:51
来源:水母网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充分盘活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满足市民家门口健身需求,自3月29日起,烟台市芝罘区、福山区等县市区陆续向市民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能够盘活城市公共资源、破解全民健身场地短缺难题,更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城市治理现代化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资源整合释放民生红利
烟台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壁垒,将原本“沉睡”的校园资源转化为全民共享的健身空间,实现了校园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过去,学校体育场地在教学时间之外大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如今,市民能够在课余时间走进校园锻炼,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一转变直接回应了市民对“家门口健身”的迫切需求,体现了城市治理中“以需定供”的精准服务理念。
政策驱动彰显民生温度
烟台市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纳入“体育强市”建设整体规划,以政策红利推动民生福祉提升。根据《烟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全市计划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新建智能健身设施等措施,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2㎡的目标。此次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正是对“城市金角银边”利用的积极探索。通过提供便捷的健身条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提升市民的身体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健康烟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便民惠民:畅享运动快乐
对于烟台市民而言,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极大地缩短了健身距离。以往,市民为了寻找合适的运动场地,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在操场跑步、踢球,增进亲子关系;年轻人能够相约来到学校篮球场,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不仅如此,学校完善的体育设施,如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等,也为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运动体验,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
展望未来:从“盆景”到“风景”
在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场地的安全管理、设施维护等。为了确保这一惠民举措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政府、学校和市民需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保障;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场地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为市民提供安全、有序的运动环境;市民则需增强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爱护场地设施,遵守学校规定。
未来,烟台可借鉴人脸识别、扫码登记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运营机构等方式,优化场地维护与活动组织。唯有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始终,方能让学校体育场地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新地标”、民生幸福的“新窗口”。
烟台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的实践表明,城市治理的智慧在于“以人民之心为心”。当校园资源走出围墙、融入社区,当政府管理与市民自治形成合力,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烟台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是城市治理的创新之举,也是改善民生的务实之策。这一探索不仅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了新动能,更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烟台样本”。(作者 张奕)
编辑:张奕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