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期

特殊考场,让制度更显温情

2022年06月29日 10:05:59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据日前报道,烟台出现了“病房里的特殊中考”,堪称一次美谈——今年中考时,蓬莱区一考生面带笑容地走出蓬莱人民医院的“特殊考场”。其在医护人员、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了为期两天的中考。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用行动展示出来。人性化的考试,让教育制度更显温情。中考是孩子学习生涯中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在不违背考试规定、防疫措施及不影响其他考生公平的情况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助力考生,值得点赞!

关于考试人性化,值得关注。如每年高考总会出现“马大哈”学生。各地交警每年都会护航帮拿证。在批评“马大哈”学生时,我们既要为像交警护航、爱心车接送这样的考试人性化细节点赞,也要呼唤更多考试人性化细节,让那些“扳着脸”的制度不显得冰冷。

仍记得,西安一考生忘带身份证,被监考老师拒之门外,她两度下跪未撼动考试规则,最终没能考试;而在山东省一次美术类专业全省统考中,一位被称谓“最惊险考生”忘带身份证,听到家长“十分钟后送到”电话,保安催考生:“先考试,把你考场和座号告诉我们,一会儿让家长送进去。”对比案例,我们看到两种截然不同做法:一种是“誓死捍卫考试规则”,一种是“紧急情况的通融”。都忘记身份证,一个“跪都不行”,一个被“通融”。看似小事,实则折射的是人性化问题。

诚然,考生粗心大意“做官掉印”,作为“战士”上阵忘带枪;同时,考试制度很刚性,不可动摇。但制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保安看似不起眼的举动,或许改变考生命运——在不损害其他考生的利益的情况下,保安思维一灵活,成就了一次美谈。

希望在刚性考试规则面前,制度可以多些人性化,更温情一些。我们并非鼓励考生忘记带身份证,更未号召所有保安都对任何事情都“通融”,而是想说——在关键时刻,在不丧失根本原则、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人性化“危机处理”更好。如安徽省提出“准考证不慎丢失,可先考试再补证”,让考生有了可“通融”补救措施,就很不错。在今年高考中,浙江、武汉等地用大数据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查验考生信息,即使忘带身份证也能进入考场顺利考试,亦善莫大焉。

一言蔽之,无论是蓬莱区病房里的“特殊中考”,还是诸多高考人性化处理,都让人感受到温情关怀——不妨碍其他考生的公平考试,不降低考试权威性。希望如此举措越来越多。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