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期

走!到基层“捉活鱼”

2022年05月18日 09:26:54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报日前报道,烟台全市正深入开展以“机关接地气、干部走基层”为主题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抓服务促发展,抓培训提素质,抓基层固基础,抓作风强执行,抓纪律树形象,抓底线防风险。对媒体而言,走基层已成了新时代的一个特色,记者们都会深入基层感受市井民生,反映群众呼声疾苦。

走基层,更能贴近群众“捉活鱼”。如之前本报报道的莱山区让疫苗“多跑路”,加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高龄老人在自家炕头就可以打疫苗,这样的新闻既有实用性,又很接地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战略,这样的“渔”本身就能抓更多的“鱼”。以往一些时候,到基层开展帮扶,往往是嘘寒问暖、送米送油,满足了老百姓在物质上的一时之需,却并非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长久之计。多为困难群众指出致富路子、指明前进的方向,建立良好的环境和机制,能帮助老百姓建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送”更有新时代意义。

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最能折射群众的生活品质。因而真正贴近群众,走进大众生活,既能传递沁人心脾的温暖,也能传播振奋人心的变化。尤其对媒体记者来说,走基层、察民情、探民意,既要为老百姓送去温暖,在田间地头采写接地气、有内容的民意心声,也要学中央领导对基层工作和现实情况的深刻洞察、长远眼光,更要为老百姓送去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递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基层的小细节蕴含着大变化,记者的小视角能闪耀出新风尚,他们肩负的正是用接地气“小切口”打开反映民生的“大主题”。

站在新时代,深入走基层,见证一线发展,记录日新月异变化,贴近群众“捉活鱼”。只要能沉下心,扑下身子,真正扎入基层,就一定能走出新天地,捉到活“鱼”,就一定能带来新气象,反映“新时代新梦想”,就一定能让群众和媒体紧密联系起来,共同体会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一起感受港城温暖脉搏的律动。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