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让城市文明尴尬
2022年08月06日 18:45: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据水母网“烟台民意通”记者报道,有市民反映在个别公交车上遭遇了司机“漏报站名、报错站名”的尴尬。
买票乘公交,享受应得服务。按道理讲,王女士只要买票上车,就有权获得知道站名的服务。这尴尬的背后,是“缄默”的提醒,是被“咬”了一口的服务,残缺并不美。
公交,作为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是反衬城市形象的有效窗口,承载着播撒文明光辉的重任,不能小觑,不容忽视。
文明,离每个人都不远。它就蕴藏在每个细节中:为老人的一次让座,拾起的一个垃圾袋,指引游客正确的行走路线,帮抛锚司机推了一把车……如果说,这些是细节闪亮的人人皆知的文明,那么爱岗敬业,不偷懒不耍赖,提供优质的、完整的服务,则是一种容易被忽视“潜伏”着的文明。
从这方面讲,“缄默”的公交和文明之间尚需提升改进。
随着公交的更新蝶变,在“省略”售票员的车上,每个司机都成了一面镜子。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清洁干净镜子反射出来的光彩,而不是沾染污垢反照的残缺或变形的姿态。也许,个别司机只是疏忽,这也仅仅是个例而已。但个例的背后,却折射出文明服务执行不到位的尴尬。
我们相信,一定不是每个司机都“缄默”,但一个司机的“缄默”,就能给整面文明旗帜涂上污渍。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