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莫成“送礼节”
2022年09月10日 19:30: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又是一年教师节。
首先祝天下所有教师节日快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
每个关于教师的描述和评价,都让人动容。无论是“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的歌颂,还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都浸透着崇高和赞美。
据报道,教师节来临,不少学生、家长又动脑筋给老师准备“过节”礼物,从鲜花到代金卡都有。
近年来,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就是:教师节,渐成“谢师节”甚至“送礼节”。
送还是不送?学生和家长纠结;收还是不收?教师很尴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应发扬,但更要注意表达方式,不能让铜臭气浸染到变了味。
简单行头,轻易武装,组成教师事业——三尺讲台,五彩粉笔,耕耘人生。教师教书育人,理应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和尊敬。倘若因此就给教师送大礼,则是对教育和教师节的误读。师生之间,也应清如水甘若醴。动辄就送上千元礼品,甚至举办豪华“谢师宴”以求“改善”关系,既违背“教师节”本意,又会让纯洁师德蒙羞。
在微博上,有学生家长晒出教师节送礼清单——手表、饰品、手机、化妆品等琳琅满目;更有人煞有介事地列出“教师节送礼之八项注意”。而热火朝天的场面背后,其实是学生和家长的“烦”和教师的无奈——对前者来说,送礼之意本想尊师,可在横向比较中逐渐变成“自己不送,别人送了,担心教师偏袒”;对后者来说,收大礼后产生“理所当然”压力,如何权衡礼物的“潜在深意”,则成为拘囿包袱。
教师节,莫成“送礼节”。其实,教师节送礼并非问题所在,其症结在于应送合适的礼物来表达感恩,来展示教师节的深度和厚度。毕竟,一张亲手做的贺卡、一条自编的短信,一个祝福、一声问候,一样能散发敬意。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