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期

垃圾狼藉遍地彰显“破窗效应”

2021年04月22日 08:19: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130期。

人人向前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

今日水母网报道这样一条新闻——《垃圾箱半空附近地面却一片狼藉, 环卫人员夜间蹲守垃圾箱四个小时》,令人感慨。

城市文明,细节决定成败。可是,随着夏季来临,瓜果蔬菜等垃圾量逐渐增多,环卫工人在日常垃圾清运过程中经常发现毓西路亚细亚酒店东南侧、北大西街西头、荣泰街慈航体检中心、新春巷老海关等点位垃圾箱外堆积着大量垃圾,但垃圾箱却是半空状态,严重影响市容环境。

尤其,“箱外堆积大量垃圾,箱内却空一大半”的现象,更让文明蒙羞,更彰显出了“破窗效应”的负能量。

心理学上著名的“破窗效应”最早出现在克洛德•弗雷德里克• 巴斯夏的一篇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中的第一节,大意是这样的: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不难看出,不文明的行为是具有影响传递作用的。

垃圾箱外狼藉的垃圾,就像一面面破窗户,“你扔外面,我就效仿”,效仿效仿着,垃圾就堆满了垃圾箱外,而且变成了“理所应当”的景致。

这样的景致,让城市文明大煞风景。

同样,从“破窗效应”我们可以读出,大面积的善举效仿,会让秩序更井然,让文明味道更浓郁。

文明,需要外力。

据芝罘区环卫中心副主任于波介绍,为有效杜绝箱外乱倒,他们安排工作人员全天候值班,不间断巡查,但全区这么多垃圾箱,一圈巡查下来,乱倒的人已经走了。他们只能针对乱倒严重的点位进行蹲守。

老姜觉得,这样的“蹲守”是外力,是被动,也是无奈的,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解铃还须系铃人。再强的外力,也需要内力配合,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换言之,文明,更需要内力。文明,需要让“破窗效应”转化成正向行为。

只有市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真正从自身做起,将垃圾投放至箱内。这“举手之劳”的一小步,正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步。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