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17连涨”,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
2021年04月19日 08:09: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125期。
“老有所养”,心有所系,国家大计。
据新华社报道,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为2020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4.5%,实现“17连涨”。
养老金“17连涨”,该消息令人振奋。
这也意味着这样的调整力度在我国,无疑是空前的,彰显的是家国情怀。
和在职人员相比,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养老金的及时“输血”,只有对他们给予实惠的政策倾斜,才能真正地保证他们的老年收入能“抵挡”物价的上涨,从而不至于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物价上涨,使百姓现有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7连涨”,不仅是再一次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及时地对这些人员的晚年生活负责,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在有物质保证的基础上更有尊严,也是在兑现国家“承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甘肃、山东、江苏等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养老金。
是心动也是行动,为这样的“已有”欢呼点赞!
和机关事业单位相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因历史原因,往往出现着一定的差异。身份不同、垄断企业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养老金不同。不同的企业单位和事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不同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和合同员工等,在待遇和福利方面,都呈现出了“各不同”的现象。
因此,当从制度上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供给”,一方面缩小了他们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人员养老金之间的“收入沟痕”,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政府对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养老金赋予的公平性,让社会分配更合理。
这,显然对我国很多在中小城市努力奋斗过的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属于不折不扣的利好消息——“养老金17连涨”,等同于将他们不断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一样,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每月增加100多元,不仅仅是数字变化,更饱蘸温暖关怀,更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体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超过5.42亿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居民。2020年,各级政府提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3000亿元。
真金白银,浓缩的是情怀,是实打实的关照。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具有非常明显的“未富先老”特点,“养老金七连涨”有助解决老人养老问题。一项调查发现,99%的“809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
这数据,让人感慨。“8090后”一直被人认为是幸福一代,他们享受着父辈们阴翳,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更优质。
“8090后”赡养老人的窘境说明:一方面,老龄化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银发浪潮”汹涌来袭;另一方面,“二托四”(两个孩子要照顾各自的二老)的现实家庭结构,源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赡养断念,不得不与时俱进寻求突破。
如此背景下,再一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无疑对缓解8090后“二托四”压力,是大有裨益的福音。
养老金“17连涨”,真是个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的好消息。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