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期

山东“新标尺”,打破职称评审条框拘囿

2021年05月17日 13:12: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171期

职称制度,关乎切身利益。

据新华社报道,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印发《山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对职称评审主体、适用对象、评审程序、参与各方权利义务等逐一作出规范,为山东职称评审工作铸好了“新标尺”。

山东职称评审“新标尺”,打破的是条框拘囿。

评职称不再要求必须发论文,改变“唯论文马首是瞻”状况,如此“伤筋动骨”改革,意义深远,惠及更多人的“分配蛋糕”。   

明确“谁能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能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了职称评审程序,优化了职称评审管理,能够提升职称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山东此次职称评审办法,打破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

要知道,此前职称评审大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非公经济组织相关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职称评审,或多或少存在“隐形”门槛。

如今,山东提出“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原则,非公经济组织和自由职业者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符合职称标准条件的前提下,都可参加职称评审。

这看似前迈的一小步,却是打破条框的一大步。

山东还打破过去职称评审“步步爬台阶”的弊端,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允许持有“山东惠才卡”、博士后等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直接申报正高或副高职称;从省外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参加相应职称评审。

同时,山东还制定了评价标准,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将评价标准重点归纳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

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这样的“大改”直接会影响未来的“评风”,巨大变化随之而来。

如此“修正”,更注重效率和公平。

打破职称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职称论文“一刀切”、职称晋升“玻璃门”等条条框框,实现“干什么、评什么”,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

“干什么、评什么”,不同人才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只有真正接地气,才能更好开花结果。

要知道,长期以来,发论文成为不少专业技术人才难以迂回之痛,现实中不少医术高明的医生、教学能力强的老师,都被“不发论文休评职称”的“硬杠杠”卡住,不能真正实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而且,唯“论文”也极其容易滋生出论文造假抄袭、花钱发论文等乱象和行业利益链,费钱费时,更因鱼龙混杂难以被识破。

唯能力论,更符合时下倡导的人才观。

将职称评审“唯论文”改为“菜单式”,让人才做“多选题”,激发人才活力,能使各类人才职业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们希望,“山东经验”尽快推广至全国各地,改革措施早落地一天,相关行业乱象就能早改观一天,专业性人也就能早被“善待”一天。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