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金,生活莫碎地上
2021年06月01日 08:29: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191期
又到一年儿童节。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
近两年的儿童节,格外不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儿童们的生活暂时蒙上了阴影。不过,很快拨云见日。
少年儿童是未来。
各种关乎儿童节的活动,都承载着家长的期望和社会各界的期待。可以说,每到儿童节,孩子们都希望得到礼物,不少家长也会精心准备。
但据媒体报道,对不少孩子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的是——陪伴。当前,陪伴成了时下飞速节奏下的稀缺品。一些家长忙于应酬、打拼,吝啬陪伴,忽视了关爱,只有在儿童节才想起应“象征性”爱爱孩子,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要知道,养育的缺乏和监管的缺位,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错过”。读新闻能看到,爱心人士看望留守儿童,折射出不少父母无法照顾孩子的现实无奈;而小学生痴迷网游,常抱着手机玩的家长是不是也该反思自己?当身教成为形式,关爱夹杂“应付”,陪伴便容易浪费在日常中。
陪伴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从某种程度上说,儿童节已经变成了家长们的节日,对于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家长们而言,这一天或多或少要改变一下往日的生活习惯,抽出时间给予孩子多一些的陪伴,以及不可避免的额外开支。
据媒体大数据显示,全国家长为孩子支出的儿童节“过节费”平均为397元。可见,中国家长是最舍得给孩子花钱,不排除是“过度补偿”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其实,真正的陪伴不是花多少钱买礼物,而是一起度过。换言之,时间陪伴比金钱层面付出更金贵。
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我们不得不关注那些留守儿童。
对全国6000多万留守儿童而言,陪伴更是要按年来计算的奢侈品。“留守儿童”,不仅是个概念,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其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关爱他们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教育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诗人说,有一种悲伤,是生活碎在地上,却听不见太多声响。对不少留守儿童来说,生活大抵如此,他们缺乏家庭温暖,无人关注,成为社会之痛。
从贵州毕节四兄妹集体自杀,到四川大凉山女孩“最悲伤作文”,再到云南鲁甸“冰花男孩”,这样的新闻总让人感慨万千。
好消息是,为让少年儿童更好成长,特别是改善留守儿童群体状况,近年来我国推出了许多重要改革举措。同时,社会层面关爱儿童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市成了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服务队,他们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家庭式关爱”,给予更多陪伴。毋庸置疑,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在成长中普遍缺少父母关怀,他们大多生活“碎在地上”——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比率比非留守儿童高8%左右,同时,他们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等负面情绪的几率也高于非留守儿童。
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陪伴,善莫大焉。
关爱留守儿童是良心工程,更是社会工程,需要群策群力,需要不断努力,需要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社会合力。
关心少年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在儿童节之际谈“陪伴”的意义也在于此。让陪伴成为所有孩子心底的阳光,是家庭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