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期

逃离逃回北上广, 都浸透着忧伤

2021年06月03日 15:56:26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196期

北上广,曾令无数大学生倾心,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在汗水与泪水中苦苦打拼,也要坚守。如今,尽管这些一线城市仍让不少毕业生难以抗拒,但越来越多的人在求职时更加务实,选择回归。

有调查显示,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年复一年,一届又一届大学毕业生投身求职浪潮,全国各城市的就业压力都不小。此背景下,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有的是自主选择,有的则是无奈选择,尤其对后者而言,“逃离”多是别无选择。

有一新闻跃然纸上:“逃离”北上广的浪潮正酣,在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又开始“逃回”北上广。原因是这些在一线城市工作过的人,虽面临着高昂的房价,无处不在的户口歧视,但往往回到家乡后无法适应城市间的巨大落差,不仅观念不合拍还要“拼爹”。于是他们选择了“逃回”。

无论“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都浸透着无限忧伤。

在大城市里生存,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增大,“移民”环境恶化,青年人幸福感严重降低,引发不少人“逃离”,既无奈又悲凉,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安放青春。

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公布网络招聘大数据信息称,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里有61%主动逃离一线城市,前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而这个数据,前几年还是4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就是房子和户口。

同样,对于又“逃回”北上广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折腾?

是“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折射出大学生的不同诉求——“逃离”,意在降低人生风险;“逃回”,则以抬高人生收益为目的。

但无论如何,这里面都浸透着忧伤,都让理想和现实在碰撞中闪烁出悲凉。实际上,关注政府和管理部门如何在大城市积极改善人才环境,推出各类人才计划,又如何在二三线城市畅通人才市场竞争,减少“拼爹潜规则”的关系掣肘,重视人才让他们有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才是重中之重,才是“逃离”或“逃回”最接地气的落脚点。

重视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很关键。

龚自珍在《五言杂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古往今来,创大业,干大事,用非常人,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姜子牙、韩信、诸葛亮、王猛、薛仁贵,都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经典。

同样历史上也有项羽闲置人才,韩信投刘邦,刘邦闲置人才,韩信再次逃跑的“反面教材”。 

如是看“逃离”或“逃回”北上广现象,一目了然—只有以用育才、以用聚才、以用识才,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才能让大学生毕业生的忧伤越来越少。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