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期

高考观察⑤:作罢,升学崇拜!

2021年06月08日 08:08:00

水母网首席评论员 姜春康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

本期是【评瞰天下】第207期

高考话题,常议常新。

每年高考,“状元”不仅是人们关注焦点,更是不少人炒作热点。教育部每年都会敲一敲“禁令”,地方考试院也会把分数捂得很严实。

以往,不少地方宣传“高考状元”炒到发烫——奖励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奇葩,奖金也越来越高,可谓是出尽怪招奇招,有奖励133平米状元房,有送高额奖金。这些都是对“高考状元”的异读,让原本单纯的高考变得铜臭气十足,拜金味道很浓。

如《两高考学霸各获奖一套价值80万元洋房,班主任分获5万奖金》,虽然该新闻从题目上,规避了教育部“禁炒状元”的令,但明眼人从新闻中很容易就发现端倪——给被奖励的学霸,其实正是当地的“高考状元”,这是铁的事实。而当地大张旗鼓宣传,并冠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这便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剖析原因,因为“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密切相关。

现实中,尽管不少省市严格规,考个人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向各地市招办、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总有一些学校、机构,甚至地方教育部门,以“状元”为荣,目的是彰显其“升学率”,即使有“禁令”,也容易找擦边球继续变相“炒”。

老姜认为,禁炒“高考状元”,关键要摆脱“升学率崇拜”。只要“升学率崇拜”不根除,“高考状元”的话题会一直存在。退一步讲,即使没了“高考状元”的话题,类似“高分学生扎堆”“一个班级多少人被录取”等新闻依然会“跳”出来。从本质上看,后者和“高考状元”一样,呈现出的都是在“升学率崇拜”下念的经。

当高考状元和洋房挂钩,当教师的优秀和奖金关联,就很容易让人闻到“钱”的味道。这种金钱崇拜的危害,不仅侵染了学生的内心,更让本该纯洁的教育行业不再单纯。

在上海,曾出现这样一个新闻:一学校要求“排名90名后”的“差生”,签订一份“放弃高考”的承诺书。该中学的行为不啻为一“霸王条款”,更是赤裸裸围绕“升学率崇拜”乱跳舞。要求“差生”放弃高考,无疑是“升学率崇拜”下的蛋。只“唯分马首是瞻”,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摆脱“升学率崇拜”,需要动真格。

时下,一些学校拿升学率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有的甚至直接和教师的薪资挂钩,这样的考核体系势必导致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歧视“差生”。而若以素质教育角度观瞻,成绩差的学生未必能力差,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正一无是处的差生并不存在。

只有摈弃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引导教师关爱每个学生,即使是学习上有困难或品行上有偏差的学生,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许多地方依然我行我素,将“升学率崇拜”作为重要指标,这样的导向并不好。

我们也期待着,教育部门能从制度上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不良现象纠偏,给升学率崇拜降温,让其变得“平和”,从而恩惠天下所有考生——不管你是第几名,在教育面前都能平等、公平、公正。

专栏策划:高春宽  责任编辑:刘家昌

评天下事,瞰人间情。
评瞰天下,老姜说话。
为民发声,掷地有声。
这里是水母网打造的原创评论专栏——评瞰天下。
大家好,我是老姜。